中国社区商业网
China Community Commerce

热点 | 锅圈带着社区小店开进农村

发表时间:2023-07-21 15:08

近几年,在“宅经济”“居家聚餐”等概念变得火热后,锅圈也把“在家吃火锅”这件事变得容易。


不仅如此,锅圈还抓住了下沉市场的市场空间。锅圈的社区小店模式天然适合下沉,也易于渗透。


截至2022年底,锅圈在全国门店数量接近万家,覆盖29个省级行政区,200+地级市,1000+县市。锅圈通过6年的发展,已经将触角深入了中国广大的下沉市场,一些农村的小卖铺里也做起了锅圈专柜


更有意义的是,在布局供应链的同时,锅圈也挑起了乡村振兴的重任。锅圈在供应链上游整合专业食材工厂,并在部分地区投资助农工厂,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地域经济产业链升级。


社区小店模式攻破下沉市场

2017年,锅圈在郑州开出第一家门店;2019年,锅圈在上海开设了第二总部,形成了郑州、上海双总部的管理模式。历经六年发展,锅圈旗下居家餐饮产品SKU已超700+,覆盖火锅、烧烤、卤味、一人食、快手菜、饮品、西餐等多个品类。


当下的锅圈,不仅以“多元品类” 的优势占领了消费者心智,更为 “多种场景” 、 “多样吃法” 提供了一站式餐饮解决方案,所以锅圈也可以说是“家庭食材的冻品仓”。第三方行业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2021年在家吃饭行业白皮书》此前也指出,锅圈已然是国内预制食品行业的先行者、产品标准定义者。


从线下来看,锅圈的门店分布在各大社区,步行5分钟可达,打造出了以消费者需求为支点的“在家吃饭”的最优解锅圈门店如同毛细血管一般,深入家家户户。目前,锅圈不仅打通了一至六线城市,甚至已经将触角深入了中国广大的农村,一些农村的小卖铺里也做起了锅圈专柜。


从线上来看,在锅圈APP、小程序,或其他第三方平台下单,最快可实现30分钟送到家。锅圈通过优化“买洗切配调”繁琐的做饭步骤,将预制菜+食材+调料进行灵活组合,为消费者提供5分钟解决在家吃饭问题的便捷方案。


此外,锅圈还依托线上APP与线下门店O2O一体化协同以及灵活的选址,有效控制了成本、提升了效率,实现了批量履约自提。


高效扩张背后是合理的商业布局。成立之初,锅圈的业务逻辑是“先建仓后开店”,即以仓库为中心,在距离消费者最近的社区中,每2000-3000户开设一家锅圈社区门店,以保证冷链仓库的快速配送。在一个仓库附近做到饱和,再去开拓其他的区域门店。在门店运营上,锅圈通过拓展品类来填补单品类季节性的波谷,摆脱季节性消费的限制。


二十大报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瞅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近年来,商务部也多次提到的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就是落实人民城市建设理念,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抓手。作为城乡生产、生活和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锅圈的布局模式,恰好是以社区为单位的。锅圈像毛细血管般遍布全国社区的门店网络,需要大而稳的供应链为广泛下沉渠道的提供产能支持。而供应链的稳定性越强,下沉市场的运营效率就越高。


强大的供应链网络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正是锅圈的优势。在产品的研发、生产端,锅圈自建3大生产基地和6大食材研发中心,深入产业上游与超600家严筛精选的ODM工厂达成纵深合作,保障优质食材的稳定供应。一方面,锅圈用技术赋能生产力,助力工厂提升管理能力、食材产能,以确保食材品质;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化工具,锅圈也携手工厂建设透明生产线,打通从食材生产到产品包装的一条龙可视化生产,优化管理效率,提升品控能力,保障食材安全。


供应链建设与乡村振兴一举两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


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农产品资源丰富,但是不少乡村地区的农产品却限于地理、环境、交通等因素,难以做成品牌,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市场化效益。农村当地人员也难免需要外出务工,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所以,乡村振兴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作为民营餐饮企业代表,锅圈食汇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是认真的。


7月3日,由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成立的“锅圈乡村振兴研究院”在京举行启动仪式。基于锅圈前期积累的大量案例素材和实践经验,研究院将致力于探索助农共富新模式,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样本和路径。


图片

锅圈食汇创始人、董事长杨明超在仪式上表示,“锅圈乡村振兴研究院是聚合社会资源、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之举。锅圈食汇作为社区餐食零售商,一头连着亿万老百姓餐桌,一头连着乡村的田间地头。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通过产、供、销一体化、全链路、数字化供应链体系,赋能、助力国内众多食材原产地的经济发展,有效促进相关乡村产业振兴、 农民增收及农民工返乡创业、本地就业。”


锅圈在乡村振兴方面还不止于此。锅圈下一步将以“研究院”作为支点,着力从人才培养、文旅提升、产业提振、新经济促就业四个方面做精、做透,从而走出一条锅圈专属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锅圈创业实习基地”揭牌仪式也在“锅圈乡村振兴研究院”启动仪式的现场同期举行。据了解,锅圈食汇将通过全国万家门店,为返乡大学生、返乡创业者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同时为高校提供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食品科学等领域教学、教案支持。


至于文旅提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锅圈食汇产品品类的不断增加,为更多地区土特产进入城市消费者购物篮,提供了高效率连接通道。广大消费者品尝到带有各种风味的乡村土特产,因美食而带来口碑,由口碑形成对土特产、食材源产地的更多了解和好感,最终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市场购买力。


在产业提振方面,各地农户不仅能让自家土特产卖个好价钱,进而打响品牌,还能借助平台所汇集的消费者需求,形成长期而稳定的订单。农户则专注于引入先进的农作物种植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产品品质,还可针对消费者反馈,丰富和细化产品种类。调整产品结构,让土特产扩品提质。


最后,锅圈还促进了新经济促就业。锅圈食汇在部分区域投资兴建食材加工厂,不仅提高了加工技术水平,还为青年回乡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促进了农村人才的流动和乡村经济的发展。云南大关县木杆镇银吉村是我国西南地区竹类植物富集区之一,尤以筇竹为甚,是锅圈线下门店在售的笋类产品的原料来源地之一。据了解,全国万余家锅圈门店每年消耗笋类原料上万吨,这些笋类产品由与锅圈合作的、接近原料产地的3家工厂加工生产,工厂自身能解决当地包括脱贫户在内的上千人的直接就业。


乡村振兴战略不但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也为锅圈与农村地区的合作提供更多可能性。锅圈通过与农村地区的合作,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了锅圈在下沉市场的竞争力也带动了食材产地向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升级,直接解决当地就业问题,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地域经济产业链升级。


分享到: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
联  系 人: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联系方式:18518439098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website qrcode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